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闵
# ^8 v0 y1 P( N1 g介入治疗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是介于外科与内科之间的第三临床学科,从诞生至今已有近60年的历史。介入治疗从形式上可以大致分为血管内介入和经皮穿刺介入两大类,适用的病种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肿瘤治疗,还有急性出血处理等等,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场景。 # d- U- F+ o$ v9 ]
本人能力有限,这里粗浅的介绍一点介入治疗在肿瘤诊疗中的一些应用,主要是为了让各位对介入治疗有个基本认识。 . v4 f! a$ T; P
介入治疗只是一个统称,可以看做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式,根据采用的治疗技术和方式不同,可以分为介入栓塞、介入给药、介入消融以及粒子植入等等。 5 D- Z9 b) m; M
介入栓塞
& E9 Z& q$ I/ k0 F, |" k2 v肿瘤的介入栓塞治疗是通过血管介入形式将肿瘤附近主要供血的动脉用药物或者其他耗材(如各种载药微球等)栓塞堵住,一方面减少肿瘤细胞供血阻断供养,达到减小肿瘤体积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更直接的将治疗药物送至肿瘤部位,更好的发挥治疗作用。目前介入栓塞主要应用于肝癌的治疗,并作为常规的治疗形式之一。
; @5 ?+ ?" f& T" B) K) Z2 K {主要禁忌症:
0 F5 O! b9 b+ z, c' _
3 j, J* D. ~, B _' q) ^5 B& }8 Q介入给药 ' U0 r9 s- X$ q, \) {1 V- S
介入给药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给药方式,使用穿刺针经皮穿刺,使用注射器通过穿刺针内孔,直接向肿瘤病灶内部或附近注入治疗药物。相比传统的输液或者口服给药方式,介入给药更快更直接,可能在副作用等方面更易耐受,但对医生的经验及手法要求更高,主要为介入科采用。 " [9 E4 [4 l) D3 }5 {' v0 x
/ J! y" L d2 @4 G9 M介入消融 m0 K. `5 G% N9 E& c
最近两年消融的热度上升,病友们从各种渠道逐步了解到这种治疗方式并对宣传中“消灭肿瘤”的字眼感到兴奋,那消融治疗到底是种什么样的技术呢? 8 G/ @5 H4 n; A& T
介入消融属于微创治疗的一种,是一种物理治疗方式,通过加热、冷冻或者不可逆的电穿孔技术等方式损毁肿瘤病灶,达到治疗目的。
7 P* }: e/ z0 k4 o, O" H9 g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消融方式包括以下6种方式:
1 ~, r p/ h0 K7 ^8 @
类似技术总结网上很多,但是很多病友还是搞不懂介入消融到底是怎么操作、是怎样一种治疗。实际上介入消融手术并不复杂,是在超声/CT/核磁等影像技术引导下,先进行经皮穿刺,穿刺到位后再通过引导将消融针经穿刺路径送到病灶位置,到位后再启动消融设备开始治疗,通常整个过程在30-60min之间。
" K/ C9 @8 S# t以上图为例,假设该病人为右肺上叶某处有一个肿瘤病灶,那么可以在CT引导下先经皮肤用穿刺针穿刺到结节内部,具体位置根据使用消融针的有效消融范围而定,以能够完全覆盖病灶为佳;穿刺到位后,再将消融针沿着已经到位的穿刺针送到病灶处并再次扫描CT确认到位,随后开启消融设备进行消融手术。
/ ~( `: g5 m P3 N从消融操作方法和原理可以看出,消融属于局部治疗的一种,因此介入消融最理想的适应症为: 单发肿瘤最大直径≤5 cm,或者肿瘤数目≤3个,最大直径≤3 cm;没有脉管癌栓和邻近器官侵犯;血小板≥50×109 /L。 " q$ ~1 ?8 ^0 i9 t e* O
而对于病灶大小及数目超出上述范围的情况,消融只能用于姑息减瘤,难以保证一次消融能够处理干净,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方式。
% J! O' v+ L- M粒子植入
) G$ j* H% h! X. z放射性粒子植入虽然也有近20年的应用历史,但主要集中于肝脏肿瘤等,因此很多病友对这项技术还是很陌生,不了解是怎样的原理,怎样的一种治疗方式。粒子植入属于放射治疗范畴,先通过CT/核磁等影像技术引导穿刺将放射源粒子植入病灶内部,利用放射性核素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造成杀伤的一种手段。
7 @/ Q' c; Y4 A! ^: g现在最常用的放射源为碘125(I125)粒子,其能以27-35kev能量放射γ射线,半衰期为60.2d,放射出的γ射线可以在有效辐射半径10-15mm内干扰肿瘤细胞DNA合成,诱导细胞死亡,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 R8 {' A" t3 L1 j1 k6 e粒子植入大体操作流程与消融近似,都需要在CT等引导下先穿刺到病灶内部再执行后续操作。由于I125粒子具有辐射性,植入时一般选择0.5-0.8mCi活度,总处方剂量控制在110-160Gy,植入粒子数量根据需要调整,几十到上百粒不等,并且在植入手术前需使用治疗计划系统(TPS系统)对粒子植入位置和数量进行模拟规划,因此粒子植入的效果也与治疗剂量及布局能力相关,比较考验医疗技术。
. a$ e/ r" g! b因为粒子植入实际上依靠γ射线诱导肿瘤细胞死亡也属于物理治疗方式,所以理论上适用于各种可穿刺植入的实体肿瘤,但由于植入部位限制仅限于局部治疗。通常情况下粒子植入适用于: 1 ?: ]: {; Y5 N! D J
$ R3 n: i6 N6 I4 `0 p F2 D
粒子植入并不是万能的,不满足上述条件者不推荐使用,另外广泛转移且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不推荐。多处转移的病人可在其他部位控制稳定的情况下,对个别局部病灶采取粒子植入以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目的
" ^ L9 R5 k n+ @! f3 D$ _总结 / ?2 `. g# A9 n
本文简单总结当前常用的几种介入治疗的方式,可以看到介入治疗作为微创治疗的一种,具有多种多样的治疗方式,且多数为物理治疗手段,适合多种实体肿瘤。虽然是局部治疗,但具有很大潜力可以作为化疗、免疫及靶向等全身性治疗的补充,有它的优势也有不足,不可一概而论。如有需要,可咨询专业介入治疗科。 6 B+ @: q \( v
2 p' ` e$ K9 N, ~$ s6 R( e0 i2 J
|